在10月17日,德国著名《柏林日报》发表了一篇令人惊讶的文章,提到“特朗普现在不敢给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了,这与中国有关。”这一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近期,根据央视的报道,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就美方是否提供“战斧”等武器向乌克兰的问题进行会谈。特朗普明确说,他正在考虑通过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这些射程足以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导弹。而俄罗斯方面则对美乌之间的“战斧”讨论做出了严厉警告。
然而,特朗普同时强调,美国自身对“战斧”及其他已运送至乌克兰的武器也有需求。他承认,如果向乌克兰提供这些导弹,有几率会使局势进一步升级。尽管如此,他指出,欧盟虽然拥有足够的资金,但并不容易提供如此高端的武器。
《柏林日报》分析称,中国近期加强了稀土的管控,这直接影响了美国的军事工业。稀土是生产导弹和许多高科技武器所必需的原材料。因此,为了确认和保证美国自身的武器生产不受影响,特朗普目前对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战斧”导弹变得谨慎起来。随着中国对稀土的管理逐步加强,美国可能面临稀土供应不足的困境,进而影响其武器库存的维持。
稀土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子、能源和军事领域。在军事方面,稀土钐钴合金用来制造发动机耐高温部件,而镧则是夜视系统的重要材料。失去这些稀土元素,将使得如F-35、F-22这样的隐形战机无法保持其隐形能力,甚至没办法实现超音速巡航。
稀土还在导弹制导系统、微型电机和涡轮增压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没有稀土支持,美国的“爱国者”导弹或“战斧”导弹,可能不过是一些昂贵且不实用的“铁疙瘩”。此外,稀土还用来制造高性能雷达和电子战设备,成为美国军事能力的重要支撑。
曾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教授曾公开表示,如果美国只有少数的稀土,便无法赢得海湾战争。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对稀土的管控的确让美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中国控制着全球稀土开采和提纯的关键环节,这让美国在未来制造高科技芯片和先进的技术时可能面临更加大的困难。美国的“卡脖子”策略正面临中国的有效反制。
特朗普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美关系“良好”,并对中国的强大表示敬佩。他还暗示,如果中国停止实施新的稀土出口管控,美国可能会延长关税豁免期。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中美之间的第二轮关税“休战期”将在11月10日到期。
显然,美国对中国稀土的需求迫在眉睫。没有稀土的供应,美国在全球多个重要地区的军事行动将受到制约,尤其是在中东、南海和台海等地区。徐光宪教授的论断再次得到验证:中国的稀土是美国军事机器的重要“燃料”,没有它,美国的军事霸权将岌岌可危。
美国目前面临的挑战使特朗普不得不转变策略,甚至在外交上对中国展现出更多的敬意。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中美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暗示着他希望中国能够继续向美国提供稀土资源。
至于是否因为中国的稀土管控而影响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特朗普本人显然不会承认这一点。然而,许多军事专家认为,稀土问题的确可能是美国在军事决策中需要仔细考虑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自从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大约641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中间还包括防空系统、战车和其他武器装备,而特朗普上任近一年以来,并未为乌克兰提供新的援助。
中国一贯明确说,不会向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始终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冲突,并愿意在国际上扮演斡旋者的角色。未来,局势怎么样发展,还需要各方,特别是俄罗斯方面的态度和决策。
总的来说,尽管“战斧”导弹是否会改变战争局势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显然,特朗普深知目前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远超乌克兰,甚至在多个重要领域中超过乌克兰数倍。因此,特朗普的态度变化,可能更多的是出于美国自身战略和资源的考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Views: